研究报告

水稻短光敏不育基因( rpms4)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  

曹志斌 , 曾博虹 , 唐秀英 , 毛凌华 , 蔡耀辉 , 吴晓峰* , 袁林峰*
江西省农业科学院,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, 国家水稻工程实验室, 南昌, 330200
作者    通讯作者
《分子植物育种》印刷版, 2020 年, 第 18 卷, 第 21 篇   
收稿日期: 2019年08月08日    接受日期: 2019年08月15日    发表日期: 2020年09月11日
©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
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。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,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。
摘要

为了深入研究水稻短光敏不育基因,以 D38S 为母本,华占为父本构建了一个 F分离群体,对短光敏不育基因控制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。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(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, BSA)筛选多态性 SSR标记,并在多态性标记附近增加标记引物筛选,将获得所有多态性 SSR 标记对含有 248 个单株的 D38S华占杂交得到 F群体进行定位分析。D38S华占的 F代植株在南昌早季镜检花粉育性表现正常,自然结实率也正常。对 248 个 F群体单株进行育性调查,统计短光可育株与短光不育株分离比,发现短光可育株与短光不育株数分离比符合 3:1 的分离比,因此可以推测 D38S 的短光敏不育性状遗传模式符合受 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模式。该研究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(BSA)从均匀覆盖水稻染色体基因组的 3 600 对 SSR 中筛选到 对与该不育基因连锁的标记。利用 D38S华占的 F群体和 对 SSR 标记,将短光敏不育基因定位于水稻 号染色体,位于标记 RM3442 与 RM6339 之间,遗传图距均为 1.2 cM,将该短光敏不育新基因命名为 rpms4。本研究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克隆 rpms4 提供了科学依据。 

关键词
水稻(Oryza sativa);短光敏基因; rpms4;基因定位

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。
《分子植物育种》印刷版
• 第 18 卷
阅览选项
. 全文 PDF
. 全文 HTML
读者评论
. 评论
作者的其他论文
.
曹志斌
.
曾博虹
.
唐秀英
.
毛凌华
.
蔡耀辉
.
吴晓峰*
.
袁林峰*
相关论文
.
水稻(Oryza sativa)
.
短光敏基因
.
rpms4
.
基因定位
服务
. 发表评论